庸星 | 听她讲《春秋》——读《春秋,裂隙中的面孔》 -pg电子游戏麻将胡了
《春秋》是记录春秋那个时代的书,其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,简练到被冠以“春秋笔法”“微言大义”,是出了名的、成了典范的。于是,自《春秋》问世,便不断有人为其补充注释,所谓“春秋三传”,是指《公羊传》《谷梁传》《左传》三部最有代表性、最具特色的注释书。而此后又有为“三传”作注的,故《春秋》之续篇、补充篇、解说篇、阐发篇枚不胜数,我手头上的这本《春秋,裂隙中的面孔》也该是其中之一吧!再譬如我所了解的春秋,自小是从林汉达先生的《东周列国故事新编》读起的,书中故事从周宣王40年(公元前788年)说起,直至秦始皇焚书坑儒,前后倒比《春秋》还多写了三百年。但史料来历终究出自《左传》《史记》等典籍,而《春秋》可谓其中最丰满的内容了。
《春秋》是周朝时期鲁国的编年体国史,据传为孔子所编,故尝有“文王拘而演周易、仲尼厄而作春秋”之说,但后世多有争议,我更认同于此书为鲁国史官所编,经孔子录而藏之,传于后世。当然就不能排除孔子在“录而藏之”的过程中,“上明三王之道,下辨人事之纪。”于史书中融入他的思想和主张。至于后来又有人说:“《春秋》只可当作孔门正名主义的参考书看,却不可当作一部模范的史书看。因为历史的宗旨在于说真话,记实事。《春秋》的宗旨只在写个人心中对实事的评判。”甚至有人认为“它是经而不是史”。则我以为这样的观点有失偏颇。有关春秋这段历史,终究是各类史书都没有对《春秋》的记述产生怀疑,基本以其作为依据。是则“圣人作《春秋》,不过直书其事,善恶自见。”
好了,我的这些有关《春秋》的窃窃私语,原是读了她的《春秋,裂隙中的面孔》而引发,而我现在所写的应该是对她的“春秋”书的一点读后感,却先要这样绕上一圈,正为着她所说的,“能起到一点普及那段历史的作用,让更多人愿意去了解”。
这本为了“让更多人愿意去了解”的书,由朱夏楠所写。她是咱宁波象山人,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,曾参与《中国文学年鉴》“先秦两汉文学研究综述”及相关著作评介的撰写工作,以及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先秦传播研究项目的文本整理工作。结识夏楠老师有段时日了,她是做学问的,与她说话,我得小心翼翼,难免有些她以为是常识,而我竟是闻所未闻。这次得了她赠送的新书,还听了她的讲座。讲座为工人文化宫组织的“工惠有约”系列活动,选题《浮生如寄——春秋时代的典故与后世诗词》,但听她吟一声“此心安处是菟裘”;叹一句“伤心岂独息夫人”。春秋那段纷繁的历史,就这样从她的口中娓娓道来。
我惊讶于她写的书、她讲座的内容那么遥远,远在几千年前的春秋,而写书和讲课的她又那么年轻漂亮。我惊讶于讲台上的她居然可以知道那么多的东西。
作者简介
以“星”为名,世居甬上,性情慵懒,天资笨拙,故自称“庸星”。平日里也就喜欢点写字画画,每每自说自话,自娱自乐,偶有所得,沾沾自喜,将些心头泛起转瞬即逝之点滴,或诗书读后,或今昔逸闻,或四时物态,或山川会心,做成图文,呈“甬上”与朋友同乐。
一审 郑娅敏 二审 徐杰 三审 徐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