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致敬新时代奋斗者”⑥:“新农人”汪琰斌:走出新“稻”路 -pg电子游戏麻将胡了
人物名片
职务:鄞州区姜山归本水稻农场负责人
荣誉: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
成绩:经营农田面积达到2920亩,农场年粮食种植面积达5500亩次,实现粮食总产量近3000吨,亩产高于周边平均水平10%,年产值近900万元,是年轻的科学种粮典型。
视频制作 实习生 邬佳华 记者 滕华
作为一名“初代种粮大户”,十年间,汪琰斌让创业时承包的900亩农田增长到如今3倍多。敢闯敢拼的汪琰斌,积极引进先进农业技术,聚焦农业前沿科技与消费市场,走出了一条三农新“稻”路,成为了一名农业致富带头人。
这些新型智能化农具,是汪琰斌的“大宝贝”。资料图
“我打心底热爱土地”
90后的大学生,为什么会选择毕业去种田?汪琰斌的回答是,他喜欢当农民。
1991年出生的汪琰斌是宁波鄞州人,小时候,每逢寒暑假,他就会来到农村爷爷奶奶家,玩得不亦乐乎。2013年,大学毕业的汪琰斌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:回农村,当农民!于是,他东拼西凑了80万元承包了姜山镇陈介桥村900多亩稻田。“我的童年记忆里充满了泥土和水稻的芳香,我打心底里热爱土地,而且很看好水稻的种植前景。”
虽然大学学的是园艺技术,但对于种水稻来说,只能算是半路出家。整地、播种、育秧……一切都要从零开始。但现实给了他一个下马威:由于没经验,七成的秧苗因高温高湿而腐烂。插秧时,又因为地没整平导致秧苗旱的旱死、涝的涝死。
汪琰斌清楚记得,夕阳余晖中,他赤着脚站在一片狼藉的水田里,给农业指导老师打电话,一边哭一边说,“不想干了”。更糟糕的是,那一年秋天刚好遇到了“菲特”台风,一年的辛苦和忙碌不说,一算账还赔了10万元!
但汪琰斌没有气馁,他拜全国劳动模范卢方兴为师,长年泡在田间,积极参加农业科技培训。向专家能人请教,学方法、找规律、拍视频、记笔记,甚至将住所搬到了田头……那时候的汪琰斌成了朋友眼中的“怪人”,却逐渐成为稻田的“朋友”。随着种植技术不断提升,农场也渐渐步入正轨,承包面积也不断扩大。
汪琰斌开发了稻虾综合种养项目,养出的小龙虾很受欢迎。资料图
科技,让农田焕发魔力
在归本农场基地,记者看到这里整齐地摆放着一排农用机械:插秧机、收割机、烘谷机、植保无人机……汪琰斌告诉记者,这些机械都是他的“大宝贝”,从催芽、种植到管理、收获,全程机械化运作正在让农业生产发生质变。
目前农场配套农机设备超过60台,种植面积比刚创业时大幅增加,农场效益显著提升,完成所有操作仅需要7名员工,还不到之前用工量的一半。“靠天吃饭”,是老一代农民祖祖辈辈的真实写照。如今,“智慧大脑”的加持,让当农民不再那么艰辛。
归本农场是浙江大学在宁波实践“掌上农场”的第一个试点,智慧平台能够清晰地显示农场卫星地图、机械所处位置、示范地块、水稻生长过程和用药覆盖面等信息;哪块地病虫害发作,哪块地没有及时施药,哪块需要加强管理,都可提前作出预测,而且工人只需要根据提示,开着机械按路线行驶或走动即可,实施起来更加精准有效,且大大降低成本,实现了田间管理智能化。汪琰斌说,“从土地中来,再到土地中去,科技正有力地提升着我们农业生产的‘含金量’。”
他还在提高亩均效益上动脑筋,注册自有商标“归本大米”,成立专业合作社,实现从生产、加工到销售环节的专业化分工。在2019年浙江省农博会上,“归本大米”一举夺得金奖。
在做好一线生产的基础上,汪琰斌还不断探索创新,在产业链延伸上做文章:开发稻虾综合种养项目、彩色油菜花基地变身“网红”打卡地、开“直播带货”让更多农产品上网销售、与中小学签约成为研学基地让更多孩子亲近农村了解农业……年轻的思维,让农业产业持续迸发出新的生机活力。
汪琰斌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科技强农的队伍里来。资料图
带领农户“抱团闯市场”
“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科技强农的队伍里来,可以敲得了电脑也挥得了锄头,一起加入到新农人的大家庭,管好老百姓的‘米袋子’,鼓起农民‘钱袋子’,真正实现‘稻花香里说丰年’。”这是汪琰斌一直努力并且将继续奋斗的目标。如今的汪琰斌,已成为宁波新兴职业农民中的一面旗帜,被评为全国“风鹏行动 新型职业农民”和全国农业致富带头人。
在家乡,汪琰斌发起成立了鄞州区农创客联盟,还成立了农机作业服务中心。“有些农户缺设备、缺技术,我们进行统一收购、加工,帮助实现标准化种植;有些农户销路不畅,农场帮助他们销售;还有些农民想从事农业生产,我们也会排摸给他们提供合适的岗位。”汪琰斌说,通过“抱团闯市场”的方式,让规模优势变得更大,专业水平变得更高,市场贴合度变得更好,真正实现生产、加工、销售一体化。
作为来自农业农村基层一线的90后种粮大户,汪琰斌说,他将为广大农民代言,为“三农”发展发声。“我坚信未来的农业将会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方向上,变得越来越好。”
记者 滕华 实习生 邬佳华 通讯员 陈浩飞 一审 陈善君